武汉病毒遇上春节,83岁老院士出山,
2023-4-15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83岁老院士出山
“武汉病毒”遇上春节
武汉的新病毒遇上了春节,1月21日,83岁老院士再次出山,他曾任“非典专家”!他指出“武汉病毒”有一定的集中特征。
而且老院士总结了最近的几个案例,并初步给出结论,肯定了关于“人传人”的问题。钟院士对大家而言并不陌生,因为他曾经在“非典”中也担任“指挥”,为广东的疾病防治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年的钟院士钟院士曾任“指挥”,是该领域的权威
我感觉看到这位老院士的名字,我们踏实了许多。他可是当年非典的总指挥,“钟老”出来,一般也就是说明值得我们注意了。
我是90后,当年SARS的时候,还在读小学,老师和妈妈都给我讲过钟南山老师的故事,那时候我还不太懂什么是院士。在这里看到他的名字就有踏实感,刚刚又回过头了解了一下,非典最后是在最后一个感染的病人也治愈出院后就没了。
“武汉病毒”在2个区占45%钟院士总结病毒出处
钟院士总结了病毒的主要出处,可能是来自于一些非常规动物。大伙真的不能乱吃野味了!个别人管不住一张嘴,那么多食物可以选择,却要吃冷门,吃出事了吧?
当年上小学,那段时间每天早上都有人在教室里消毒,每个学生都要测量体温,体温不正常的小学生就得回家隔离,每周二课间操时间都要用紫外线杀毒。虽然03年的我,还只是小学生,对前因后果记不太清楚,但记得“非典”这两字对学生的生活有很长时间的影响!
当年真的很严重,动不动就听到有小学要封锁谁,谁的家里人是可能的潜伏者,有的学校还直接封锁学校大门。17年过去了,教育和医疗水平上升得很快,我们要相信那些日夜工作为我们研究病毒,研究治疗方案的科研专家!
钟院士的肯定钟院士的成就
钟院士是我们学校的校友,学校里最厉害的班型叫“南山班”,还有一栋楼叫南山楼。不断地出现新的病毒或细菌,将是人类需要加快研究步伐的问题之一!作为广州人,我很相信钟院士说的,当年SARS的日子太难过了,喝着苦苦的那种黑色的汤,没喝完还不能离开学校。
钟院士是内科学“奠基人”,在呼吸这一块的科研中,他称第二,没人敢称第一。但是非典治愈的人的后遗症也是非常可怕的,大量的激素对其身体造成了不可逆的严重损伤。
钟院士简介以前有句话叫,85后、90后不容易,熬过了非典迎来了考试改革。更没想到在21世纪的第三个十年开始之时,我们又要站在一起了,大家一定要做好预防、勤洗手、早点回家,人流大的学校以及菜市场等地方,我们要尽量少去。
印象太深了,那时候每个人都带体温计上学,一天一测体温,老师一天一总结每个人的温度。温度稍高一点都要家长带去检查。非典那会儿上二三年级,不知道什么是非典,只是每天学校都要让我们排队,不知道是啥药水,后来慢慢长大了才知道,原来是预防非典的药。
刚开始学校每天组织量体温、消毒,最后全校放假,在家也消毒,哪里都不能去,网吧也不能去,每条公路都设有卡口,随时检查来往车辆,检查人的体温!
采访现场当年的病毒突然消失
我记得是非典消失是因为夏天到了,病毒呆不了了,然后就没了?第二年冬天也没有这个病例了,然后就结束了。那时候我是小学生,但印象还挺深刻的。记得非典那会放了好久的假,大马路上连个人影也看不到,卖东西的非常少,也不敢出门。凡是过路口的都要测体温。
当年的确挺恐怖,不过一些十八线小城市的人躲过了一劫,直到非典消失也没有一例通报。我们学校封锁学校了几个月,家长可以来看,只能从大门口递东西,不给进出。当时宿舍里一到晚上就开始讨论,因为那时候有学生中招,我们又小,所以很害怕,后来突然就消失了。
钟院士点评当年的隔离
当年非典也是吃野味出事的,钟南山先生真是广州人的骄傲。科普:非典病毒的宿主是蝙蝠,蝙蝠在野外把病毒传给了野味,然后野味被带进了市场,这是“一席”上的研究非典的科学家说的。
17年后的钟院士03年非典的时候,我同学被学校隔离,在家住了好几天,因为有确诊病例地方的亲戚从那边回来,我跟他见过面。当时学校统计情况,我同学还比较坦诚,他如实说了,然后就被隔离了。后来我们都要求在回家路上戴上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