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成凤红楼梦中红梅诗的美妙

2021-12-16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红楼梦》中红梅诗的美妙

作者:宣成凤

诵读:天晓

《红楼梦》,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一部伟大的世界文学巨著。

诗词,是阐述心灵的文学艺术。中国诗词文化是世界上最具独特表现形式的文学遗产。《红楼梦》中的诗词为这部巨著增添了无穷特色,极具欣赏价值和研究价值。

书中诗词数百首,咏海棠、咏菊花、咏柳、咏红梅、葬花吟,以及即时诗等,几乎遍及全书,涵盖大部分章节。其中第五十回中的“红梅诗”让人极为欣赏。

第五十回通篇以“咏红梅”的诗为主线,共作诗四首。邢岫煙、李纹、薛宝琴、贾宝玉各作一首。这四首诗不仅是对前五十回的人物故事的补充和宣染,同时还隐示了五十回后故事情节的发展。

这四首诗为芦雲庵争联即景诗。因宝玉在芦雲庵即景联诗中落第,众姐妹就罚他到栊翠庵妙玉处折一支梅花来大家赏玩。宝玉将乞来的梅花插入瓶内。只见这枝梅花其间有小枝分歧,或如蟠螭,或如僵蚓,或孤削如毛、或密聚如林、花吐胭脂,香欺兰蕙,受大家纷纷称赏。因此,由邢岫煙、李纹、薛宝琴以“红”、“梅”、“花”三字为序,各作七律一首,形成即景联诗“咏红梅”。后贾宝玉又附和作诗一首“访妙玉乞红梅”。

这些诗构思巧妙,相互衔接,各具千秋,不仅生动描述了红梅的优美和神韵,而且还深刻反映了他们的情感和身世。可谓:美哉!妙哉!

咏红梅

邢岫煙(“红”字韵)

桃未芳菲杏未红,冲寒先喜笑东风。

魂飞庾岭春难辨,霞隔罗浮梦未通。

绿萼添妆融宝炬,缟仙扶醉跨残虹。

看来岂是寻常色,浓淡由他冰雪中。

邢岫煙,贾宝玉大伯母邢夫人的侄女。后因家境贫寒,跟随父母上京投靠姑妈。可姑妈对邢岫煙并不真心疼爱,只不过是脸面之情。邢岫煙生得端庄稳重、知书达礼、温柔平和、全无富家女子气息,是一蓬门碧玉的典范。

这首以“红”作韵的诗,描述的是:桃杏还噤伏在冰雪中,红梅已冲寒绽放。东风拂过时,花枝招展,笑脸迎人,一片灿烂。让人不由然魂魄已飞到大庾山,感受到春天已经降临。这红梅花灿若晚霞,似点燃的红烛,添加了红妆的萼绿仙子,又如喝醉了酒的白衣仙女。虽然身处冰雪之中,而颜色不同寻常,真是不同凡响的奇花。

这首诗抓住梅花颜色的特点和不畏严寒的特性,用借典、比喻、拟人、联想、反衬等多种修辞手法,其中连用“魂飞庾岭”、“霞隔罗浮”、“绿萼添妆”、“缟仙扶醉”四个典故,写出了红梅的艳美姿色。

诗中“庾岭”、“罗浮”道出红梅来自江南,暗语了邢岫煙的身世。红梅冲寒而放,虽处冰雪之中,而颜色不同寻常,也暗喻了邢岫煙在依附他人的境遇下,仍品行高洁、自尊自爱,展现了“浓淡由他冰雪中”的个性和情操。

咏红梅

李纹(“梅”字韵)

白梅懒赋赋红梅,逞艳先迎醉眼开。

冻脸有痕皆是血,酸心无恨亦成灰。

误吞丹药移真骨,偷下瑶池脱旧胎。

江北江南春灿烂,寄言蜂蝶漫疑猜。

这首以“梅”作韵的诗,开篇点题,写自己懒赋白梅而赋红梅。春天未到,红梅逞艳,迎着冰雪醉眼开放。“醉”字传神地描绘了红梅含苞欲放的神态。接着用拟人手法写红梅因花开于冰雪之中,颜色艳红,像美人脸被冻红了似的。借意于苏轼《写风波咏红梅》词“自怜冰脸不宜时”,以血泪说红。下句用“酸心”写梅花孕育梅子,待到时过花落,花亦成灰,也无恨怨。后又借神话传说写红梅的神奇。梅花原本是米白色的,因误吞了神奇丹药,偷下红尘而换了骨骼,脱去旧形,幻为红梅花。最后寄言蜂蝶,莫要猜疑,大江南北,梅花已开得灿烂夺目,春天真的就要到来了。

李纹是李纨寡婶的女儿。一生是隐忍的、孤独的。从诗中“泪痕皆血、酸心成灰”来看,或是表达不幸遭遇之寒,或是表达丧父之痛。诗中寄言蜂蝶莫作轻狂之态,暗喻自己要自恃节操,不要有任何的疑猜。深刻表现了一孤独女性的呐喊!

咏红梅

薛宝琴(“花”字韵)

疏是枝条艳是花,春妆儿女竞奢华。

闲庭曲槛无余雪,流水空山有落霞。

幽梦冷随红袖笛,游仙香泛绛河槎。

前身定是瑶台种,无复相疑色相差。

薛宝琴,红楼梦中四大家族薛家之女,薛姨妈的侄女。年仅十八岁的薛宝琴,是众多大观园才女中最年轻最漂亮的一个。她才思敏捷,诗品超逸,明艳照人,被称为“琉璃世界白雪红梅”。贾母甚是喜欢,夸她“比画上的还好看”。贾宝玉见后大发感叹:“老天、老天,你有多少精华灵秀,生出此人上人来”。还被众美女称为“会作诗的外国美人”。

这首以“花”作韵的诗,也是开句入题。写那红梅疏影横斜,迎春早发,像穿了春装的小女孩,争奇斗艳。虽未春暖雪消,花开得象晚霞一样红透天边。伴着红袖仙女的笛声进入梦境,闻到阵阵梅花香味,好象仙女驾着小船在绛河里漂动。这红梅前身一定是瑶台仙界的种,她有最美的颜色,最好的香味,让人陶醉。

红楼梦中有一段专为薛宝琴“白雪红梅”的描写,此诗犹如自作画像一样,诗情画意,慢慢咀嚼,回味无穷,让读者产生无限遐想。这些暗示了对万千红颜女子的美好祝福。正象王夫人后来说的那样:“宝琴过得丰衣足食,很好”。

咏红梅

贾宝玉(访妙玉乞红梅)

酒未开樽句未裁,寻春问腊到蓬莱。

不求大士瓶中露,为乞嫦娥槛外梅。

入世冷桃红雪去,离尘香割紫云来。

槎枒谁惜诗肩瘦,衣上犹沾佛院苔。

这首访妙玉乞红梅的诗,意思是说:自己酒未喝,诗未做,就到妙玉所居的栊翠庵乞红梅了。不求妙玉瓶中的甘露,只求佛院栏杆外的一枝梅花。将梅花从栊翠庵迁到芦雲庵,有谁知道这折梅花的辛苦啊!冻得双肩耸起,身上还沾满了佛院青苔。

宝玉自称“不会联句”,又怕“韵险”,恳求大家:“让我自己用韵罢,别限韵了”。这并非是宝玉才疏思钝,而是他本人不喜欢那些形式的羁缚,因此,随心而作并有创新。如“割紫云”之喻借李贺的词而不师其意喻红梅,以“桃红雪”喻折红梅。

贾宝玉,红楼梦中的主人翁,封建社会制度的叛逆者。诗中处处流露其真实性情。妙玉,一修行道姑,仪容脱俗,文采斐然,是宝玉心中极端看中的人。用“嫦娥”比喻妙玉,用“寻春”暗指追随妙玉。用“入世”、“离尘”令人联想到宝玉的来历与归属。不求“瓶中露”,只乞“槛外梅”,隐喻他后来出家并非为了修炼成佛,而是想逃避现实,蹈于铁槛之外。

这些都能看出此时的宝玉心境何等落寞,情感如此凄凉,感人心脾。为后面宝玉的最终穷困潦倒,过着“寒冬咽酸菜,雪庵围破毡”的岁月,直到悬崖撒手的结局埋下伏笔。

邢岫煙、李纹、薛宝琴、贾宝玉均是小说中的文学人物,其诗的作者实是曹雪芹。四首诗,写出了红梅的始终,其功力直透纸背。这在艺术效果上增强了全书结构的精细和严密,暗喻了封建社会的没落。此是何等之妙,不愧为文学大师,令人叹为观止。

作者简介:宣成凤,大学文化,退休干部,现任盐城市大丰区党建学会理事长,中国散文网特约编审。酷爱文字工作,视文字工作为乐趣,在乐趣中陶冶情操,丰富人生,活出精彩。

诵者简介:天晓,湖北襄阳朗读者成员。酷爱朗诵,并将之融入自己的生活,渐悟其中的真、善、美,愿在朗诵艺术的创新之路上走出别样的精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tcxfw.net/wtrlwh/1445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