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吃喝官一个东北人的河南与郑州印象

2023-1-25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这是“那旮观察”专栏的第21篇文章

今天说说郑州跟河南。起因,自然是上了热搜、火了抖音的富士康返乡工人大军。

可能在很多南方人的视角,东北与华北都是北方,民众接触了解的机会应该不少。其实不然。

我原本就认识一些河南朋友,主要是一些媒体从业者。年,也就是新冠元年,我因为一个商业书籍项目,往郑州来来回回跑了十几次,住的时间累积起来也不少。算是对郑州与河南有了一点了解。

了解只是一点,“深入”是谈不上的。人说第一印象常很准,我就聊聊对河南和郑州的第一印象,也许有助于我们理解疫情中不断出状况的郑州与河南。

吃吃喝喝

我到一个城市,首先想了解的就是吃。民以食为天嘛。而且我有一个好处,食性极其开放,几乎对任何地方的料理都保持了一点欣赏的能力,包括很多高黑暗值的料理。

那两年我第一次几乎跑遍华北诸省,对华北的饮食总的来说不大感冒。在郑州,这种印象加强了。

我总结了八个字:既不丰富,也少特色。

在南方生活已久,习惯了食材的丰富,觉得北方食物略显单调,这不奇怪。不过与东北相比,郑州或河南的饮食仍然让我觉得单一。这种比较其实在进入饭店后看菜单时就已经很明显了。

东北是一个多民族、多来源甚至有多国饮食文化烙印的地方。东北文化本身还是年轻的,这些原初文化的影响仍然鲜明。

其实所谓“丰富”,也就少不了“特色”,或者说,丰富的一锅菜里,每一样食材还是要多少维持着原有的面貌。所有的菜都一锅炖,就没有什么特色可言了。很多人对东北菜就有这样的错觉,但炖菜只是东北菜的一小部分,面目一团模糊的“乱炖”并非真正代表。

河南的饮食,似乎天生有一种模糊化、“乱炖化”的本能。

河南号称“中州”,所谓“四战之地”。按道理,四面八方的文化,都可能在此汇聚。但河南菜既缺乏一种强烈主体性,却又能将所有异地菜系的特色,“化胡为华”,像湖北湖南的鱼,山东的烧菜,内蒙陕西的羊肉,甚至陕西山西的面食,在河南都被漫不经心却又果敢地“同化”了。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上海,很多外地菜在上海菜馆里,都变得浓油赤酱并且甜腻了起来,哪怕是回锅肉。我一直说,在深圳吃到相对地道的各菜系容易,在上海,就要费点气力了。

我的朋友、河南媒体人孙旭阳提起家乡食物某些特征时,就颇为郁闷。河南的面食不少,其中很多都有一种黏黏糊糊汤汤水水的气质,比如烩面,胡辣汤,特别是一种叫作“糁”的汤。这种高碳水的嗜好对糖尿病人极不友好。

不消说,这是当年饥饿、苦难历史的产物。苦难让人同情感慨,但苦难结出来的花,往往并不是那么美好,它总是反映和折射出苦难的阴影。

很难用开放不开放、传统不传统来形容河南饮食传递出的这种气质。它既是守旧的、执拗的,却也是随意的、灵活的。这和很多地方饮食在近三十年的发展路数不太一样。比如东北,现在的东北菜,对于新食材和新料理技术的引入可谓大胆,至于烧烤,更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求新求异,却任何时候都能保留特质。大部分情况下,满族、朝鲜族、蒙古族、汉族、俄罗斯族……的做法,既互相影响融合,又分得足够清。你在东北任何地方都不难找到一家风味鲜明的、“纯粹的”朝鲜族菜馆,不必担心受到其他文化和菜系的“污染”。但我感觉,在河南,找一家纯粹的湖北菜馆,难。

郑州与河南

郑州是个大城。无论是人口还是GDP,都是如此。

我第一次到郑州出差时,刚好住在郑东新区金融机构最集中的那片。我特意绕过明亮富丽、堪比陆家嘴的楼宇正面,拐到背面小街上。然后看见很多邋遢、敷衍、马虎、破败的细节与角落。

那段时间,经常有些恍惚,如果不是早中晚人流很多的时段,在这里望出去,好像到了当年的曹妃甸。

郑州不是一个圆润完整的城市。特别是它的郑东新区和老城区,似乎是割裂的两个世界。街道上的年轻人,多少都有一点过早的暮气。整体观感,别说成都,就算比武汉也差了一些。就市民日常生活的生猛鲜活而论,恐怕都远不如长沙。

郑州与河南还不是一回事。

郑州差不多是一个移民城市,当然,更是一个工业城市。

我很晚才知道,在郑州和洛阳,有很多东北人的社群。源流可能是一个小区大院,也可能是一个整体搬迁的工业国企。但是跟在山东的东北人社群不同,他们与东北的联系显然少了太多。

郑州作为城市本身的历史并不算长。它的诞生与成长,主要依赖货运中心地位,其中最重要的两款,是粮与棉。这些都是严格垄断的行业。一般而言,这些行业密植深耕的地方,保守性都特别强,对于新事物新技术新观念,排斥得比较厉害。不独河南如此,其他类似本底的区域也都近似。

我估计,很多南方朋友到郑州,都会觉得郑州有点土气。包括那个大玉米。确实,郑州显然是一个不小的城市,而且有工业传统,但同时在工业城市里,它接地气的程度又特别高。

河南是农业大省,农民多,在全国名列前茅。在我多次的接触中,能清楚感受到,河南人从河南农村或一般地县到郑州工作生活,是一个巨大的命运跨越。这一点很多人不一定能理解。我举个例子,比如在东北,很少有人会觉得从一个地级市到长春生活是命运的巨大改变,甚至有很多人会对到长春生活嗤之以鼻。因为东北是一个老工业化社会,整体上比较均质化,长春与梅河口在生活环境上的差别,可能主要在量级上,谈不上质变。但郑州和商丘下面的一个县比较就不是如此了——这种观感来自于我采访中了解的几年前的信息,但我很怀疑,今天依旧如此。

这既是一种撕裂(反差),也是一种黏合(捆绑)。从郑州的角度,永远不能无视中原腹地的海量农民、巨大农村。从农村的角度,郑州既是贴身的,又是一个异质体。不用说金融区,就是公司、工厂,也与折叠的河南农村有很大差别。

你看,在河南,确实可以最好地读懂中国。

富士康来自海外的厂区,富士康来自农村的年轻工人,就这样在郑州相遇,又突如其来地破裂了。

“现实主义者”

河南人很多是彻底的现实主义者。

所有曾经经历过真正生存艰难的人群,都多少会保持足够多的现实主义。让很晚才从贫困中脱身的人仰望星空是很难的。

自然,彻底的“现实主义”,有时候不免显得鸡贼,或者狡黠,为了生存中的蝇头小利而极度精明却又相当凶恶的面貌。换一种表达,也可以是聪慧,精干,成熟。

在物质生活已经十分丰富的今天(但也就多数人而言吧),这种现实主义的表现已经不会过于赤裸裸,却充斥于日常的空气。

有些风俗习气,一比较就看出不同了。

比如喝酒。河南的酒局,连大部分河南人自己提起来,都承认是以搞醉客人为目的,不免手段就用得多些。相比之下,山河表里、唇齿相依的山东,在酒风上就要堂堂正正许多。

你别小瞧这一点“堂堂正正”的差异。年我曾经在山东跑了两个月,接触了不少山东企业家。山东人有保守的一面,但直觉来说,山东企业家做事,似乎瞻前顾后、顾虑重重的时候,要少很多。

山东、河南,民间社会的官本位意识都差不多在各省前列。相对而言,山东的官本位,迷信与面子的成分似乎多点,是真“信仰”;在河南貌似更现实功利一些。哪个好些,也说不上来。

从文化上,河南是一个多样性很强的省份。那年出差,我曾经接触的两位企业老板,一位是信阳人,一位是南阳人。信阳人是机灵变通的,南阳人则有一种倔强的坚持。他们都对自己的特点心知肚明,却也都有强烈的自我认同。

所有经历过贫穷苦难的人群,习惯了在小空间里自保与攻防,一旦精明起来,加上勤奋努力,个个都很强大。我所认识的几位河南媒体朋友,都是如此。

但从更大的样本来看,比如这次富士康的工人,则一方面是散沙化的个体自我,一方面又极度依赖群体、迷信权威。一有风吹草动,就会“浪奔浪流”。

也正是因为这些特质,这次富士康工人备受

转载请注明:
http://www.tcxfw.net/wtrlhl/1541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