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指南约80的晚期癌症患者疼痛剧烈
2021-3-14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大家知道
生小孩的痛
是常人难以承受的疼痛
从医学角度进行疼痛评级
顺产评7级
无麻药剖宫产评10级
然而
有一种痛
10级都不足以评定
疼痛剧烈
约80%的晚期癌症患者
饱受这种煎熬
现在
让我们认识这种疼痛
了解科学镇痛方法
让癌症患者无痛苦地“带癌生存”
什么是癌性疼痛
癌性疼痛是由于肿瘤使组织缺血、浸润周围血管、压迫神经引起的疼痛,常见于肝癌、胃癌、胰腺癌、胆管癌和恶性肿瘤骨转移等。
癌性疼痛是疼痛部位需要修复或调节的信息传到神经中枢后引起的感觉,是造成癌症晚期患者主要痛苦的原因之一。
癌性疼痛不能“一忍了之”
因各种原因,50%—80%的癌痛未能得到有效控制。长期疼痛让患者坐卧不宁、食欲下降,导致身体抵抗力下降,加速肿瘤细胞发展,不利于癌症治疗。
同时,长期生活在痛苦中,会使得癌症患者烦躁不安,容易导致出现自暴自弃的倾向,加重患者家庭负担。
“在国际上,晚期癌症患者的镇痛治疗和抗癌治疗处于同等重要位置。有大量研究表明,正视癌痛、选择积极有效的镇痛方式,可帮助患者及其家庭提高治疗肿瘤的信心,增强患者体质、延长生存时间,让癌症患者提高生存质量。”医院疼痛科主任助理李文瑶主治医师表示。
癌痛常规治疗有“三阶段”
关于疼痛,医学界按照0—10分给疼痛程度定级:0为无痛,0到3为轻度疼痛,达到4就会影响睡眠,4到6为中度疼痛,达到7会无法入睡,7以上为重度疼痛,10为剧痛。
依据不同疼痛程度,按常规对癌症患者实施三阶梯止痛法。
对于轻度疼痛,一般使用普通的止疼药,如安眠类、抗焦虑类、解热镇痛类药物等,有的患者还会采用一些物理治疗。
对于中度疼痛,主要使用弱阿片类药物,比如曲马朵、可待因等,同时根据患者情况再加其他辅助药物。
对于重度疼痛,使用吗啡、羟考酮、芬太尼等强阿片类镇痛药。
镇痛终极方法
——“第四阶梯治疗方案”
区别于“三阶梯”药物镇痛方法,微创介入治疗可以理解为“第四阶梯治疗方案”。该方案适用于部分无法通过口服或注射镇痛药物、常规策略无法治疗或受副作用剂量限制的癌症患者。
微创介入治疗根据患者疼痛传导神经的路径,采用各种药物或者物理等方法,使疼痛传导通路暂时性或永久性阻断,从而达到减轻疼痛的目的,如椎管给药治疗、PCE(皮下植入式硬膜外镇痛治疗)、神经阻断治疗、鞘内镇痛药物输注治疗等方式。
癌痛“殿堂级”手术——鞘内吗啡泵植入
鞘内吗啡泵植入手术,被誉为癌痛治疗领域“殿堂级”的手术。
该手术通过导管直接输注吗啡到蛛网膜下腔,并通过体外智能控制系统随时调节输注速度,相当于在患者体内搭建全天候输入止痛药的“高速公路”,止痛药效是常规口服剂量的倍,并大幅度降低药物不良反应。
该技术具有安全性高、创伤小、疗效显著、用药量少、副作用小等优点,患者可自行调控。
近期,李文瑶主治医师就与疼痛诊疗团队,为一名癌细胞已多处转移的重度疼痛肺癌晚期患者,成功实施CT引导下鞘内吗啡泵植入术。
经6天反复跟踪、调控,患者得到了稳定满意的镇痛效果,曾经1天最高剂量肌下注射6支吗啡,现在5天总剂量仅用1支吗啡。
患者不仅度过了一个快乐的春节,睡眠质量明显改善、情绪稳定、体重也明显增加。
关于镇痛的重要提示
01
药物镇痛不等于吸毒
目前,不少人对镇痛药物的认知存在一定误区,认为长期服用此类药物等同于吸毒上瘾、有将来无法戒除等问题。
对此,李文瑶主治医师表示,镇痛药物是为了治疗患者自身疾病,且医用镇痛药物多采用了缓释制剂的止痛药物,可有效减少“成瘾”等风险。
02
遵医嘱按时用药
当前,部分患者自行按需用药,痛了就吃,这样容易因为血药浓度的反复波动产生快速耐药现象,会导致止痛效果时好时坏。
考虑到药物代谢原理,患者需维持体内有效的血药浓度稳定水平。因此,患者应遵医嘱按时用药,不可随意止痛。
03
第一次开癌痛止疼药需带哪些证件
镇痛药品是特殊药品,为了防止这些药品流入非法渠道,国家在《癌症患者申办麻醉药品专用卡的规定》中做了相应要求。
在开具阿片类的止痛药时,开具人需出具病人的以下证明:
(1)疾病诊断证明书;
(2)病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3)麻醉药品使用知情同意书;
(4)代办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5)门诊病历本;
(6)户口薄。
在此,医院疼痛科主任陶国才教授郑重强调,大部分肿瘤患者不是直接死于癌症本身,而是因严重疼痛而失去生命。
部分癌症无法治愈,但癌痛可以被控制,由医生根据阶梯止痛原则,进行规范化、个体化镇痛指导,不仅可以控制疼痛,还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科学镇痛对晚期癌症患者非常重要,可以让患者舒适、安逸地走完生命最后一程,这也是一种爱和孝。
疼痛科简介
医院疼痛科,由原医院手术麻醉科、疼痛中心主任陶国才教授领衔,采用多学科、多领域、无痛协作诊疗体系,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根据患者病因和病情程度,运用国际先进技术,娴熟开展规范化、个体化的癌痛、头痛、神经痛、脊柱相关疼痛、关节性疼痛、软组织疼痛等疼痛治疗。
陶国才手术麻醉中心、疼痛科主任/主任医师
原医院麻醉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
著名麻醉科专家,从事临床麻醉3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特别在疑难危重病人、肝肾等器官移植麻醉与管理方面具有很高造诣。率先开展无痛胃肠镜、无痛人流、无痛分娩、术后镇痛、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等技术。先后主持肝脏移植术多例,成功抢救1例心脏骤停3次、胸外心脏按压3小时的患者,到全国20医院指导过肝移植麻醉工作。曾任中华医学会麻醉学会中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麻醉学会委员。
李文瑶疼痛科主任助理/主治医师
医院麻醉疼痛中心主治医师,医学硕士。
擅长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治疗、超声引导下小针刀治疗、介入下神经毁损、介入下鞘内泵安装、介入下神经关节射频治疗等。四川省医师协会高级会员,贵州省社会办医协会麻醉分会副秘书长。
选题来源:疼痛科
采编:李东梅
审核:熊孝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