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就有电了,为什么又点了四十多年的煤
2024/1/20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治疗白癜风哪里专业 http://www.xxzywj.com/m/原来,民国时期已经有电了,这个消息我刚刚知道。我仔细算了一下,我的老家是三十年前有电的。我小时候,记得全家人都用一张昏暗的煤油灯来照明。因为我的老家是土坯房,所以在屋内的墙壁上,凿出一个灯窝。其实在垒墙的时候,事先就留好一个洞。然后又用泥土重新仔细磨平。灯窝有两种,一种通透,一种不通透,不通透的灯窝,只能照到窝在里面,有一种是通透的,把煤油灯点着的时候,灯光把屋里照亮,也能把外部照亮。农村的老房子一般共三间,中间那间屋子是做饭用的,我们习惯把它称作外屋。外屋有两个大锅台,一面儿朝西,一面儿朝东。有时候干活回来,天黑了,做饭的时候就把灯端到外屋来。不然黑乎乎的啥也看不到,如果墙壁上有灯窝,灯窝是通透的,把灯放在灯锅上,这样里屋也有光亮,外屋也能照明啦。现在,我们看惯了电灯的灯光,想起以前那一盏昏暗的煤油灯,简直就像在黑夜里看到一个萤火虫一样。但是那些年,那盏小小的没有灯,却照亮了我们的童年。30年前,我们村儿开始拉电。农村把安装电灯叫做拉电。那时候拉电的费用是从乡里出一部分,然后由农民自己出一部分,按照人口缴纳,一口人缴纳多少,现在我记不清了。没有电的时候,我家里也有两件电器,一个是手电筒,一个是收音机。这两样东西也不是家家都有的,那时候人们走夜路都是摸黑走路,或者我在夜光下走路。能有一个手电筒拿在手里也是很奢侈的事情。我记得当时去十里以外的地方看电影,当然,演电影也是自己发电。有时候发电机不好使,演着演着屏幕没人了,这时候观众就会大朗起来。看完电影后,我随着人流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回走,那时候心里很后悔。后悔当初不应该去看电影,但是等到下一次邻村有电影的时候,我又去看了,电影演完了,往回走的时候又是那种后悔的感觉。我记得家里第一次点亮电灯的时候,全家人可高兴了,我看着电灯非常高兴,这盏灯多好。再也不怕有大风来吹灭了。点煤油灯的时候,如果刮风,会把灯火吹灭的。屋子里一片漆黑,我们忙着找烟火。烟火就是我们常见的火柴,那时候都是用火柴打火苗的。只有有钱的人家才用打火机呢。我记得当时火柴是二分钱一盒,我家经常用的是泊头火柴。村里有了电以后,一些人想买电视,但是我们那里是偏远的农村,那时候还没有电视信号。买了电视也收不到电视节目,后来有了信号放大器,我们才能看电视了。由此可见,虽然在民国的时候就有电了,在漫长的岁月中,又点了40年的油灯。是因为经济条件不允许,因为拉电也要很多费用的。首先要进行距离测量。要每隔一段距离就要埋一根电线杆儿。还有电线,这些都需要人力和物力,在当时那样的条件下,有些地方真的拿不出这笔款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