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州县,用踏实谱写一曲壮丽的帮扶之歌

2023-3-15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青海新闻网·青海新闻客户端讯(通讯员丁晓东报道)她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凭借执着、顽强的精神,将一个医疗条件医院发展成医院;她没有豪言壮语,凭借着精湛的艺术和一颗情系患者的心,为高原群众解除痛苦。她就医院院长助理、医院院长兼法人邢艳霞。

年应天峻县县委、县政府邀请,医院党委研究,决定让她去医院挂职院长,对天峻县的医疗和卫生情况进行帮扶。天峻县是海西州唯一的牧业县,最高海拔.8米,最低海拔米,相对高差近米,平均海拔米以上,气候寒冷,自然环境恶劣,年平均大风天数97天。当地人这样形容:寒光照铁衣,风吹石头跑;路上无人烟,野兽躲着走。她是全省妇科领域的知名专家,去自然环境如此恶劣,她会不会退缩,会不会有情绪?党委还在这样考虑,但是作为共产党员的她二话不说,马上领命,经过两次的实际调查就走马上任了。

初到天峻开展工作,医院的员工都在观望,因为前几年也来了一些专家,医院带来实质性的改变,她来就帮扶一年,能有啥本事,最后还不是拍拍屁股走人。她还没有从头痛、失眠、食欲减退、疲倦、呼吸困难等的高原反应中恢复过来,医院面临的各种问题就接踵而来。服务能力薄弱、技术水平落后、专业人才缺乏、医疗设备不足、财务账目混乱、人员思想不统一……困难面前,她没有退缩,更来不及适应高原的恶劣气候,一头扎进了工作中。看到已经完工两年的住院大楼由于种种原因尚不能投入使用,所有医疗工作还在以前的破破烂烂的旧楼里面进行。她决定先从改善医疗条件入手,让大家尽快搬入新楼,给医护人员和牧区患者提供更好的工作和就医环境。搬入新楼谈何容易,装修好的地面、屋面已经被水冲的面目全非,以前负责建设的院长已经退休,重新维修费用昂贵,财政拨款困难.....但是她就不信邪,凭着一股不服输、不认命的精神,每天早晨安排完工作,查完房就去政府相关部门协调拨款,同时托关系、找熟人、查资料一边学习基建建设方面的知识,一边联系工程队,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时任卫生局玉兰局长及主管县领导雪莲县长的大力帮助下,拨款到位了,新楼的装修完工了,医院实现顺利搬迁。医院的员工思想转变了,被她的执着和干事创业的精神所折服。

后来看到她好几周不回家,一门医院的发展建设上,家人、朋友都在劝她,你一个知名专家,帮扶就一年,历练历练就行了,在高海拔地区,差不多就行了,多注意休息,注意身体,没必要这么认真。她笑着对家人说:我没事,身体能扛得住,牧区需要我,我不能退,我退了,他们咋办。

年5月的一天,高原的气温还在零下,大风呼呼,整个天峻县没有几个人出门。因法人证书更换等原因,医院麻醉药品缺乏,马上面临着无法正常开展手术的危险,她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亲自跑相关部门协调,到下午五点时候终于拿到了批文,但是州县上因医疗条件限制,无法马上解决,她不顾别人反对,自己开车到西宁市来协调调配。晚上九点多马上到达西宁的时候,医院打来电话,一孕妇大出血,必须马上手术,要不大人小孩都将保不住,鉴于医疗条件和技术水平的限制,无人敢进行手术。接到电话的时候她不顾一天的疲劳,带着麻醉师于忠明同志调转车头赶赴多公里的天峻县,一路上看不到一辆车,只有呼呼的风声、漫天的大雪和无边的黑暗,她害怕也曾想到明天一早再去,但那边还有两个生命在等着她挽救,还是义无反顾的向前开。医院已经是凌晨2点多,顾不得休息的她换上手术服,一头扎进了手术室,经过几个小时的手术,大人小孩平安了,走出手术室的她已经是精疲力尽,听着孩子的哭声,迎着朝阳,笑着对患者家属说,手术很成功,大人小孩都保住了,不用担心,你们都回去休息吧!但是谁曾想到她已经整整24个小时没有休息了,12个小时没有喝过一口水、吃过一口饭,开了七八个小时的车。就是一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在高原也很难做到这些,何况已经快五十岁的她。

年,自己的同学,和自己在一个科室一起奋斗了二十几年的好友郭洁群主任在前往玛多下乡帮扶的途中遭遇车祸,不幸身亡。接到消息的她还正在陪同浙江援青专家,专家们刚刚到达天峻县,需要安排住宿、饮食、相关工作等等,当时的她是那样的淡定,一丝不苟的安排着一切,没有任何的波澜,把专家们安排好了。她一个人默默的走到办公室嚎啕大哭,医院的员工、患者都惊呆了,从来没有见过我们的院长、我们心中的女强人、患者心中的专家如此过。平复了心情后,交代完工作,和海江两人连夜赶往玛多,看望自己的好姐妹、好同事,送她最后一程,8个小时的车程,她一直在哭,为失去一个知己,一个好姐妹而伤心。到达玛多慰问了家属,看着郭洁群主任的尸体眼泪又一次止不住的流了下来。晚上到达西宁已经是晚上十点多了,刚到家还没有来的及喝口水,医院打来电话,有危重病人手术,需要她上去。拖着疲惫的身体,自己开着车又一次在寒冷的夜里,一个人默默的前往了多公里的牧区,前往了她奋斗了二十年的手术室。在她的带领下,县医院妇产科开展剖宫产、宫外孕、子宫肌瘤等手术,医院只能“单纯分娩”的瓶颈。成功抢救产后大出血患者,进一步规范了妇产科常见病的诊断治疗;开展无痛人流,为当地女性快速安全解决意外妊娠问题,极大的降低了普通流产方式给女性患者带来的身心痛苦;开展宫外孕及剖宫产等手术,让本地的孕产妇对县人民妇产科大有改观,医院分娩,医院树立了良好口碑。她多次邀请五院财价科和审计科专家到天峻县指导工作,在专家的帮助下,财务理顺了,并且在年3月被国家卫生健康委财务司评为全国医疗价格和成本监测与研究网略“先进机构”,也医院获此殊荣!

年4月的一个星期天,她和宋建梅老师一起驾车返回天峻县,到达海北州海晏县后,因前方暴雪车祸,交通堵塞,无法前行,漫长的等待后仍然无法通行,时间在等待中慢慢流逝,天越老越晚,此时交警过来通知说请大家绕道环湖西路,走一条小路绕过去,宋建梅老师说;天太晚啦,我们两个女同志,又这么大的雪,我们还是返回西宁,明天再走吧!再说,赵邦斌副局长和陈春副院长就在前面车上,他们回去就行了呗。但是邢艳霞同志想到明天周一,还有很多工作等着她,还是决定继续赶路。后来宋健梅和同事说起这件事,她当时坐在副驾驶位置上紧紧抓着把手,吓出一身冷汗,终于在凌晨赶到县上,没有耽误第二天的工作!

年3月的一天,一场车祸导致两名牧区同胞多处严重骨折,生命危在旦夕,医院急诊中心,医院缺乏骨科方面的专家,无法第一时间开展手术。如果转院,医院也要四个小时的路程,长途颠簸,很可能会导致大出血,危及患者安全,医院也不能保证手术一定成功。看着躺在病床上痛苦难忍的患者,她心如刀绞,在认真的评估后,她决定直接请省上的专家来天峻县手术。她依靠自己的人脉关系,联系到了全省知名的骨科专家付宏伟,付主任在四小时后到达天峻,顺利的完成了手术,患者安全了,可是她却欠下了一个人情。一次吃饭的时候,我们问他,你觉得你这样做值吗?完全可以转院,如果患者在手术前就出现了大出血,你可是主要负责人,要承担责任的,你胆子真大。她笑着说:这是最好的办法,出了问题我该承担啥责任我就承担啥责任,我问心无愧。胆子真大,我们默默的再说,后来我们私下里都叫她“邢大胆”。有魄力,敢作为,有担当。

第一年帮扶到期后,天峻县县委、县政府,广大牧区同胞强烈挽留她,让她再多待几年,牧区人民需要她,她犹豫了,她也想回到条件更好的省会西宁工作,那里有她的医疗团队,有她的科研团队,有她的家。最后她还是决定留在天峻,继续为牧区人民贡献自己的力量,截止今日,她依然坚守在平均海拔米以上的天峻县。但是她欣慰的说,在经过天峻县委县政府和青藏铁路公司长时间的沟通协调,终于天峻县有火车停靠了,以后可以不用自己开车了!

两年来,在她的带领下,医院在特色专科建设上,不搞花架子,不求高大上,重点把在基层实用性强、安全性高、疗效显著、老百姓乐于接受的新业务引进发展起来。“技术高,服务好,设备全,管理先,影响大”,是医院制定出的特色专科标准。重点打造最强急诊外科,现在该科已经发展成为集脑外、胸外、普外、泌尿、肛肠、骨外科、微创外科、重症监护于一体。购置椎间盘镜、腹腔镜、C\U型臂等设备。手术室是全县唯一具有国际标准化的层流净化系统、中心供氧系统,同时配有进口麻醉机、心电监护仪等医疗设备;能够独立开展骨外科、肝胆外科、胃肠外科手术;率先开展脾脏切除术、膝关节内固定术、桡骨切开复位术、肝包虫、胃大部分切除术术。目前,运用于临床的有10余项新技术均填补了该县技术空白。检验科开展了心梗三项和心衰测试检查,在第一时间为医生提供临床确定诊断,为急性心机梗死患者溶栓治疗争取宝贵的时间,改善了患者预后。将关闭近三年的血库,重新开展起来并建立了输血操作规程,为医务人员培训临床合理、安全用血和输血原则,为后期多种手术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她的成绩和荣誉数不胜数,但是她没有沉浸在过去的成绩和荣誉中,而是将成绩和荣誉化作动力,实践着扎根高原、扎根牧区,行医为民的诺言。她始终把服务牧区百姓,做百姓健康卫士为奋斗目标,不断开拓创新,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使许多患者免除了疾病的折磨。

她用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无私奉献的精神赢得了牧区人民的尊重,医院树立了良好的口碑,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白衣天使”崇高使命和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宗旨。

转载请注明:
http://www.tcxfw.net/wtrlyf/1558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