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全县城区第二完全小学ldquo五一

2022-6-10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4/30-5/4

INTERNATIONAL

WORKER’S

DAY

国际劳动节

国际劳动节又称“五一国际劳动节”、是世界上80多个国家的全国性节日。定在每年的五月一日。它是全世界劳动人民共同拥有的节日。

五一劳动节

WORKER’SDAY

五一放假通知

24

25

26

27

28

29

30休

1劳动节

2休

3休

4青年节

5

6

7班

现将年五一放假安排通知如下:

4月30日至5月4日放假调休,共5天。5月5日至5月7日上学。

注意事项

返校前查验:5月4日,全校学生须将自己健康码和行政码拼接后发到各班班群,各班主任老师负责查验双码,黄码、红码人员不得入校,带“*”的暂缓入校。5月5日,全校学生持家长签字的“健康卡承诺书”进校并上交班主任。全校教职工于5月4日下午18:00前上传“两码”截图到学校QQ群。

入校审查:以班为单位对家长和学生提交的“两码”、“健康卡承诺书”、以及市外返回学生核酸报告进行审查,审查合格才能回校上课;5月5日上午9点前,各班将收集的健康卡承诺书、“健康码”、“行程码”截图交行政办公室。

假期安全

WORKER’SDAY

做好疫情防控

近日,教育部印发通知部署年“五一”假期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各地教育部门和高校要严格落实属地管理,合理安排“五一”假期;精准掌握师生健康状况和出行去向,向教师、学生、家长告知离校注意事项和假期疫情防控要求,指导师生遵守学校所在地和出行目的地疫情防控规定。五一假期倡导在本地过节休假,省外来(返)人员及时开展核酸检测。

在个人防护上——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少聚集、保持“一米线”,当好自身健康第一责任人。家长做好榜样,帮助孩子养成基本卫生习惯,提高卫生安全意识。

在出行防护上——少带孩子去人流密集处,非必要不离开本地,不前往国内中高风险地区与境外。请尽量跟孩子留在本地,减少串门、聚餐,做到生活轨迹相对固定。确需跨市出行,请妥善做好个人防护,遵守当地疫情防控规定。

防溺水教育

“五一”放假期间,气温较高,溺水事件易发,各位家长一定要履行好监护职责,切实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和提醒。不在河边、亲水平台、工地水塘等区域玩耍。不捡拾掉入河道等水域的物品。发现落水者,立即寻求成人帮助,不盲目施救。

预防极端天气

近期雷雨频繁,家长要教会孩子极端天气避险的有效措施。

1、留意天气预报一旦遇到狂风、暴雨、打雷闪电、冰雹等天气,最好不要出行。不在暴雨、雷电等天气环境和易发泥石流、滑坡、塌方等地质灾害环境,以及设有危险标志处停留。

2、注意防雷防汛遇到雷雨,不要在桥洞、低洼区、较高墙体、广告牌和树木下避雨。遇到内涝,不要擅自涉水,避免发生事故,可以报警等待救援。

居家安全

有数据显示,居家事故伤害占儿童各种伤害将近一半。家庭安全隐患容易被忽视,家长一定要重视,防范儿童在家中可能发生的意外事故。

1、安全用火、用气、用电等及时排查家中电线、燃气管道、电器、刀具及其他器械安全,防止触电、烫伤、煤气中毒、器械伤害等事故。教会孩子正确用火、电、燃气和电器,最好在家长指导或陪同下使用。家中常备灭火器,让孩子牢记报警电话,教会孩子报警用语。

2、饮食安全购买食品时看清商标、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不购买食用“三无”、过期食品。生吃瓜果要注意洗干净后才可食用,不吃腐烂、变质的瓜果。严禁吸烟、喝酒。不暴饮暴食,防止消化不良。

3、人身安全做好家庭阳台、平台等区域的安全防护。教导孩子不向楼下抛东西,不攀爬阳台、门窗或其他高处,谨防摔伤、坠落。不要把年幼孩子单独留在家。若孩子单独在家,要跟孩子强调不能给任何人开门。告诉孩子不随意把东西放进嘴、耳、鼻、眼中,不随意把东西套在头和脖子上。

出行安全

放假期间,家长要注意尽量避免孩子独自出行,让孩子熟悉各项规则并认真遵守。

1、遵守交通规则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不在马路上跑闹、玩耍。横穿马路要走斑马线、人行天桥等,不得随意横穿。未满12周岁不能骑自行车上路。

2、遵守公共秩序上下楼梯不拥挤不打闹。乘自动扶梯抓好扶手,留意前方,注意脚下。遇到人流拥挤要镇定,注意躲避,避免摔跤,不逆人流行走。

消防安全教育

1、严禁在森林防火区内野外吸烟、烧纸、烧香、点烛、燃放烟花爆竹、点放孔明灯、烧蜂、烧山狩猎、使用火把照明、生火取暖、野炊、焚烧垃圾及其他野外非生产用火;

2、教育子女不要玩打火机、火柴和接触易燃爆及危险品,严禁野外用火;点蚊香、用电器时要注意防止火灾;教会子女简单易行的逃生避险技能。

森林防灭火

若遇到发现森林火情应立即拨打森林火灾报警。牢记森林防火“十不要”:不要携带火种进山;不要在林区吸烟、打火把照明;不要在山上野炊、烧烤食物;不要在林区内上香、烧纸、燃放烟花爆竹;不要炼山、烧荒、烧田埂草、堆烧等;不要让特殊人群和未成年人在林区内玩火;不要在野外烧火取暖;不要乘车时向外扔烟头;不要在林区内狩猎、放火驱兽;不要让老、幼、弱、病、残者参加扑火抢险。

转载请注明:
http://www.tcxfw.net/wtrlyf/1494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