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手记彭丹丹告诉你真实的麻醉医生
2021-7-2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北京皮炎中医医院 http://m.39.net/pf/a_8833207.html
我叫彭丹丹,今年30岁,医院麻醉科的一名麻醉医生。
患者生命高于一切,医者责任重于泰山。很多人都认为一台手术的麻醉是“打一针,让患者睡一觉”那么简单,以至于将手术的成功都归功于主治医生的精心施治,却往往忽视了麻醉医生这个手术过程中的“生命保护神”。
其实,手术中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麻醉医生都必须时刻掌控,因为手术医生专注于手术本身,无暇顾及患者的生命体征的变化,而每一项细微的变化都会关系到病人手术成功与否,特别是要精准判断病人能否承受手术所带来的创伤、失血以及麻醉药品在体内对生理的干扰。
无论患者病情是轻是重、手术是大是小、年龄是老是少,仅凭听一个声音、一个音调、一个速率的变化,我们就能知道手术中发生了什么,并作出正确的应对,时刻保持手术者的最佳状态。
我们医院里的热线。全院任何一个科室发生抢救,都会毫不迟疑马上打电话给麻醉科。而每当电话响起,我们就知道,活又来了。
我们就是这样一群随叫随到的人。抢救患者的时候,忙得连吃饭、喝水、上厕所都要按分钟来算。
3月22日16时我院ICU收治了一个左侧额、颞顶硬膜下血肿的婴儿。当时患儿意识不清,抽搐嘴角痉挛,就呼叫我科进行气管插管改善患儿通气障碍。
接到电话后,我们主任张俊德立即来到ICU对患儿进行评估,并插管。因患儿年龄较小,饱胃状态,插管困难。几次困难气道插管后,终于插管成功。
虽插管成功,但患儿的病情仍是重危,应家属要求,经与神经外科众医生会诊,决定为患儿行“开颅锁孔硬膜外血肿清除术”。
虽然这个手术我科常做,但这么小的患者我们还是第一次碰到。患儿是否能够承受这么大的手术创伤?患儿的癫痫病史和中度贫血在麻醉前后会不会发作?患儿是否能接受麻醉药物对他机体带来影响,会不会发生心率失常?……这等等的一系列问题,这时一并涌上心头张俊德的心头。
时间就是生命。为了能尽快的做手术改善患儿的血肿情况,张俊德迅速的制定了麻醉方案,给予患儿静脉复合麻醉困难气道插管,同时也做好抢救等系列药物的准备,整个手术过程严密监测。当晚8点,经2个多小时的麻醉管理,手术整个过程患儿生命体征平稳,术后安全送返ICU治疗。
手术完成时,我们都长长地松了一口气。
所以麻醉并不仅仅是打一针的事。手术过程,患者的病情瞬息万变,稍有疏忽就酿成无法挽回的悲剧,我们麻醉医生99.9%的术中工作都是在处理和应对各种突发状况,做好对患者生命体征的全程监护。
医院学科建设的快速发展,麻醉科的日手术量也是急剧上升。对我们麻醉医生而言,每天连续工作12小时以上很平常,从单纯的临床手术麻醉到现在的术后恢复、介入治疗、无疼胃镜、无痛分娩、无痛人流等,几乎全院每个需要抢救的地方都有我们麻醉医生的身影。
可以这么说,医院每一台手术的成功,我们麻醉医生都功不可没。
多少个日日夜夜对手术患者的迎来送往,多少次的彻夜未眠,每次拖着疲软的身子,只要能换来一个生命的重生、一个生命的延续、一台手术的完成,对我们麻醉医生来说就是两两个字“成功”。
什么都发生了,但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这就是我们不为人知的麻醉人生——只有小手术,没有小麻醉。
作者:彭丹丹编审:宣传科
长按右边